格斗体能训练理论指导
为了在格斗中拥有充沛的体能与耐力,很多格斗训练者日复一日忍受着漫长的长跑训练来增强自己体能,他们相信训练的时间和训练效果成正比,事实是这样吗?很多专业运动员在拳台上的表现并没有像他们训练的那样好。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在格斗中展现自己的力量,但是你的体能训练真的能支持你做到吗?
格斗体能训练指导理论一:
作为格斗选手来说,长奔跑不仅无法提高你无氧条件下的耐受能力,更重要的是会令你的力量流失。长跑属于长周期的低强度训练,这种长时间低强度的训练模式所培养出来的耐力无法满足激烈的格斗比赛需要,更重要的是它会令你的力量缓慢流失。不相信?那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谁可曾可见过任何一个肌肉发达强壮的长跑冠军?格斗中的机会常常转瞬即逝,对抗也有着不可预知性,因此你很难从容的进行有氧运动,无氧运动在格斗比赛中占据着主导的作用。无氧功能系统的强化如同它字面意思是在“没有足够氧气供给”的情况下发展的,因此每组训练的时间并不能持续太长。按照经验来说,每一组训练的持续时间应该控制在5分钟以内。对于综合格斗训练来说,5分钟也就是一回合的比赛时间,因此在训练中向实际需要看齐也是一个定律。如果你严格遵照一组5分钟来完成全身性、高强度的训练计划,那么你就会知道要完成超过5分钟一组的高强度训练有多么的困难。

格斗体能训练指导理论二:
对于格斗训练来讲,
一些格斗者认为,短时间的高强度无氧训练并不能带来足以维持长时间运动的耐力。
比如你在进行了10分钟的高强度练习计划之后,你的有氧耐力水平不会得到实质性的增加,你获得的体能不足以支撑你完成10分钟以上的训练。这也就是为什么院校学派的理论家要求他们的格斗运动员每天都完成1小时的长时间跑步训练。他们的理论基础是“如果一个运动员可以完成1小时的跑步训练计划,那么对于他来说15分钟的格斗比赛就是小意思了。”事实真是这样吗?让我们来了解下,为什么针对一项包含了剧烈无氧运动的赛事来说,你不应该用长时间有氧训练来增强你的耐力。
研究人员通过试验创立了一种高效的短时间高强度间隔训练法--塔巴达训练。
这套训练体系要求练习者在20秒内完成最大强度的训练,休息10秒钟,如此重复。
一共完成8组,总时间为4分钟。为了了解自己的水平,你可以给自己打分,数一下自己在每一组完成了几次动作。在8组中,你完成动作次数最少的那一组的次数就是你的得分。经过6周的训练,实验参与者的无氧运动能力提高了28%,利用氧气的能力提高了14%。结论是,仅仅4分钟的塔巴达间隔训练要比持续1小时的传统训练更能够提高训练者的无氧和有氧运动能力。遵循这套塔巴达训练方式,你就不会在面对有氧还是无氧时进行痛苦选择,你可以一石二鸟。
你可以把任何一种综合训练动作加入这种训练法中。
你需要做的就是
昆明自由搏击
如果你有差不多20分钟的空闲时间,那么恭喜你,你的训练强度将会得到成倍的提升。
接下来,介绍一个由4个单独的塔巴达训练组成的组合式训练,其中每个训练持续3分钟。
你需要完成3分钟跳绳+3分钟俯卧撑+3分钟深蹲+3分钟引体向上,总的训练时间是12分钟。
训练前后要有适当的热身和放松。你还可以把这种训练法应用于冲刺、重拳击打沙袋等等。
为防止受伤,设计的训练计划应与自身能力相符,原则应该保守一些。
至于训练频率,每周两三次就足够了。
采用这种训练模式花费时间少而达到的效果更好。
这个训练将全面提升你的敏捷性、爆发力、协调性和耐力,为你走上擂台做好准备。
世间万物,皆为我师;
格斗有用,皆为我用!